全球热门:浙交亮相“中国交响乐之春”,4月23日奏响《春暖之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30日至4月30日,国家大剧院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盛大归来。“中国交响乐之春”是国家大剧院为中国观众打造的交响乐盛事,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打造,已成为实至名归的“中国交响乐盛会”。
4月23日,“经典与传承”张艺与浙江交响乐团音乐会,将受邀作为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品牌音乐会之一,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这一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浙交将在著名指挥家、乐团总监张艺的执棒下,以“中西结合”的曲目设计为观众呈现交响乐的经典与传承之美,携两部重磅作品向首都观众展示自身的艺术特色与扎实能力。
其中一部,是以展示浙江精神、描绘浙江新时代风貌为主题的大型原创交响组曲《春暖之江》(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另一部则是为纪念柴科夫斯基而精心遴选的《曼弗雷德交响曲》Op.58。
上半场将演奏的大型原创交响组曲《春暖之江》,由乐团委约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著名作曲家周湘林教授担任作曲,历时两年筹备、打磨,具有高水准的艺术性、独特的风格和令人震撼的音乐色彩。
作品旨在用音乐语言展现浙江独特的精气神,以“感受春意、沐浴春光、向阳生长”的意象为切入点,歌咏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以千年文明的传承流转诉说浙江的动人风华,描绘丰富而极具生命力的浙江文化,展示蓬勃而鲜活的浙江现象,畅想浙江更动人的未来篇章。
《春暖之江》将分为序曲《千年曙光》、第一乐章《赤子之歌》、第二乐章《山水风姿》、第三乐章《万家灯火》以及第四乐章《不负春光》。作曲家充分运用了有浙江地域特色、和浙江文化息息相关的音乐元素,使整部作品立足于浙江文化土壤,并用优美而恢弘的音乐语言,以“春暖之江”的内核贯穿全曲,立体、全方位地描绘了浙江美景、人文精神及发展风貌。
浙江交响乐团集体照
下半场将带来的柴科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Op.58,是作曲家根据拜伦同名叙事诗谱写而成,也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品,在曲式结构、配器手法、乐曲规模方面均有突破。饱受痛苦和反叛的曼弗雷德形象是整个作品的中心主轴,柴科夫斯基从中看到了自己,正如他本人所言:“拜伦以殊异的力量和深度在曼弗雷德身上体现了我们普通人为力求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而进行的种种悲剧性的斗争。”因而,这首曲子又被称为柴科夫斯基精神世界的写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