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资讯!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治_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来源:互联网
2023-03-17 09:59:23
(资料图片)
1、母乳性黄疸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
2、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
3、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4、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
5、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6、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
7、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8、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